慢性宮頸炎與不孕有什么關系呢?大家都知道,慢性宮頸炎是婦科疾病中很常見的一種,多見于分娩、流產、手術損傷宮頸、陰道炎反反復作使病原體侵入而引起感染,并由急性宮頸炎轉變而來。
往往是急性宮頸炎治療不,病原體隱居于宮頸黏膜內形成慢性炎癥。但由于感染往往為一慢性過程,且多數女性患病后沒有明顯癥狀,或僅表現為白帶增多、發典、腰酸、下腹墜脹等,多數在婦科檢查時才發現患有慢性宮頸炎;少數由急性宮頸炎治療不而轉為慢性宮頸炎。陰道分泌物過多的患者,約20%-25%是由宮頸炎所致,若因炎癥造成了白帶黏稠膿性,會不利于精子通過宮頸管,從而導致不孕。
婦科檢查時可見宮頸有不同程度的糜爛、肥大,或可見息肉、裂傷、外翻及宮頸腺體囊腫;宮頸糜爛和宮頸息肉可出現性生活后引起接觸性出血。
慢性宮頸炎定義:
1、宮頸糜爛:
正常的子宮頸露在陰道里的部分(子宮頸陰道部)是由鱗狀上皮細胞覆蓋,顏色是淡紅色,和陰道粘膜的顏色一樣。當患上慢性宮頸炎癥后,子宮頸深部組織存在的炎癥不易被消除,宮頸表面的鱗狀上皮由于營養障礙而脫落,剝脫面逐漸被由宮頸管增生而來的柱狀上皮所覆蓋。由于柱狀上皮非常薄,可以透見其下面的血管及紅色的間質,所以看起來就呈鮮紅色,與周圍的正常鱗狀上皮有清楚的界限,這就是子宮頸糜爛。
2、宮頸息肉:
宮頸息肉是由于慢性炎癥刺激,頸管粘膜局部增生,逐漸向外突出而形成的。息肉表面被覆一層柱狀上皮,含有宮頸腺體,間質內有疏松結締組織,有豐富的微血管,常伴有炎癥細胞浸潤。其形狀大多像一個水滴,有一個細小的蒂,個別較大者,如舌形,與子宮頸管相連,由子宮口向外脫出。息肉多呈鮮紅色,質軟,容易出血,尤其是在性交或內診檢查時,容易發生接觸性出血。
3、宮頸“納囊”:
子宮頸“納囊”即子宮頸腺體儲留囊腫,因慢性宮頸炎引起。臨床檢查可見:宮頸表面有大小不等的青白色囊泡,微突起于宮頸表面,小的如米粒,大的直徑可超過lcm。囊腫可單發,也可以多發,表面光滑。
4、宮頸肥大:
宮頸肥大有時可比正常宮頸增大2-4倍,宮頸表面可以是光滑的,也可有糜爛,或并見納囊。由于纖維結締組織增生,宮頸質地一般較硬。
5、子宮頸管炎:
子宮頸管炎的病變局限于子宮頸管粘膜或粘膜下組織,又稱為宮頸管內膜炎。它的病變只局限于宮頸管粘膜及其下方組織,子宮頸陰道部一般光滑。常伴有結締組織增生及子宮頸肥大,有時宮頸管粘膜增生并向外突出。臨床表現主要為白帶增多,白帶量、性狀、顏色及氣味因病原菌、炎癥范圍及程度不同而不同,可呈乳白色粘液狀或淡黃色,膿性或帶血性。當炎癥沿宮骸韌帶擴散到盆腔時,可有腰痛、骸骨痛、盆腔下墜感及痛經等癥狀,每當月經、排便或性交時加重。婦科檢查時可見宮頸口發紅、充血,可有膿性分泌物堵塞。
中醫病機診斷:
慢性子宮頸炎發生的主要原因是濕邪為患。主要病機為任脈不固,帶脈失約,胞脈氣血失和。
表現為濕熱之邪邪勢不盛,但子門局部氣血雍滯。
濕阻氣滯血瘀則見宮頸肥大;
血絡瘀滯,邪瘀致腐則見宮頸糜爛;
瘀積結聚則見宮頸息肉;
濕阻痰凝則見囊泡等病變。
中醫治療方略:
1、脾氣虛弱型:健脾益氣,除濕止帶。
2、腎陽不足型:補腎固精止帶。
3、腎陰虧虛型:滋陰益腎,降火止帶。
4、濕熱蘊結型:清熱利濕止帶。
康復療法注意事項:
1、注意個人衛生,保持外陰清潔及房事衛生,避免因陰道炎癥引起宮頸感染。
2、房事有節,注意避孕,避免因人工流產手術等對宮頸組織的損傷,以致被致病菌感染。分娩時處理各產程,避免宮頸裂傷及外翻,產后發現宮頸裂傷應及時縫合。
3、經期、產后嚴禁房事,禁止不潔性交。
4、經期應停止局部用藥,用藥期間禁止房事。
5、飲食有節,忌食辛辣及油膩之品,以免濕熱纏綿難去,病情反復。
6、積極參加體育鍛煉,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,防止宮頸的反復感染而造成宮頸糜爛反復,引起上行感染導致盆腔炎引起輸卵管堵塞。
推薦鏈接:宮頸炎會影響懷孕嗎
溫馨提示:北京家圓醫院是北京市衛健委審批通過的合法開展輔助生殖(輔助生殖)的正規醫院,做輔助生殖(輔助生殖)請到北京市衛健委批準的,有資質、正規輔助生殖醫院。
網站聲明:
本站內容涉及轉載均出于互聯網,對有明確來源的都注明了出處,版權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,北京家圓醫院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。如果您對于我們的使用有任何的疑問,請及時與我們聯系,以便我們迅速做出處理。
大多數女性都不太清楚自己每月究竟什么時候排卵。那么,可以根據排卵期體溫變化... 【詳情】
大概有25-30%的女人,因為多囊卵巢綜合征,造成不孕癥。不少朋友,對多囊卵巢綜... 【詳情】
輸卵管堵塞不通示意圖 女性輸卵管不通有哪些癥狀?近年來,輸卵管不通患者比例開... 【詳情】
輸卵管不通的病因有哪些?輸卵管不通的病因有很多種,有先天性和后天性的,但... 【詳情】